-
路志正、陳竺獲頒北京中醫藥大學岐黃獎
本報訊 (記者秦宇龍)4月25日,第二屆“北京中醫藥大學岐黃獎”頒獎儀式在京舉行。本屆“北京中...
-
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到廣州惠州專題調研中醫藥工作
4月24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來到廣州、惠州,深入中醫藥博物館、...
-
悉尼有一群“洋中醫”
據新華社報道 一群外國人全神貫注地看著一幅人體經絡圖,聽著老師講解,認真地做著筆記——這是新華社記者...
-
中藥化妝品實驗班“亮”了
□通訊員 姜晨 本報記者 程守勤 當你涂抹著SK—Ⅱ神仙水時,是否知道其主要成分是從中藥酒糟中...
-
全國中醫藥學會工作會議召開
4月20日,2019年全國中醫藥學會工作會議在青海省西寧市召開。會議強調,中華中醫藥學會要繼續深入貫...
-
是時候為“十八反”平反了
近日,電視劇《老中醫》開播。第一集中,男主角翁泉海就惹上了人命官司,可罪魁禍首并不是他開的藥方...
-
數十年如一日 潛心研“律”
日前,北京中醫醫院心血管科“涼血清熱法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臨床與基礎研究”項目獲2018年度中...
-
達成中西醫結合類專業建設共識
本報訊 4月12~14日,2019年教育部高等學校中西醫結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第一次工作會議在湖南...
-
在普通高校開設中醫養生學、中醫康復學等專業
本報訊 (記者李 芮)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建立完善養老護理員...
-
世界中聯亞太地區中醫藥高峰論壇召開
日前,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亞太地區中醫藥高峰論壇暨日本中醫藥研究會第十五次全國大會在日本東京召...
-
江西考核中醫專長人員
本報訊 (通訊員鄭林華 特約記者徐潮)近日,江西省衛生健康委發布《江西省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
-
失眠多夢睡不著?收好這兩個食療方
一只、兩只……你是否也經歷過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數綿羊數到心慌的失眠之夜……廣州醫科大學附屬...
-
養肝健脾 時令藥膳方推薦
肝遇春而旺,所以在春季容易肝火旺,人的脾氣不好,發脾氣會傷肝,易使肝郁氣滯、氣機不暢。因此許多...
-
補鐵佳品 豬肝怎么吃才放心
豬肝含有豐富的鐵、磷和維生素A。豬肝的鐵含量,為豬肉平均含量的3倍,如果缺鐵性貧血,適量吃點豬肝,應...
-
讀懂水果 才能吃出健康
□廣東省中醫院體質辨識中心副主任醫師 李小燕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這樣的季節怎么少得了...
-
女人常吃花,身體魅如花
中醫認為,藥食同源、姹紫嫣紅、五彩繽紛的花,對女人具有調經止痛、益氣補血、養顏美容、抗衰防老、養陰清...
-
春食韭菜美味養生
韭菜,又名長生韭、起陽韭、草鐘乳、壯陽草、扁菜等,是百合科蔥屬草本植物,素有“春菜第一美食”之稱。其...
-
竹子汁液化痰止咳定驚風
竹瀝是禾本科植物青稈竹、大頭典竹或淡竹等竹竿經火烤灼而流出的淡黃色澄清汁液,其性味甘、寒,歸心...
-
山東東阿發布阿膠及阿膠制品標準
日前,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人民政府召開東阿縣推進阿膠及阿膠制品標準發布會,公布《阿膠》《阿膠糕》...
-
金玉蝦仁
主料:玉米100克,茭白1根,蝦仁100克。 調料:料酒、豉油、蔥、姜、胡椒粉、花椒粉、水淀粉...
-
吃海參治痛風 不可能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 陳莉惠 陳海冰 經常有人向痛風患者介紹“經驗”:...
-
想要抗疲勞?試試松茸竹蓀雞湯
對于上班族來說,常年高強度的工作不但讓人身體疲憊、精神壓力大,免疫力也會降低,更容易生病。在此...
-
川貝枇杷膏是火了,但它不是止咳神藥
近日,川貝枇杷膏火了!于是,很多正經受感冒咳嗽困擾的人也想買一瓶來試試。但專家提醒,枇杷膏緩解...
-
無需“伴侶” 中藥也能不苦口
□上海中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 奚燕 俗話說:“良藥苦口”,7歲的彬彬不懂這個道理...
-
生姜:餐盤中的配角 養生中的主角
俗話說:“姜是老的辣。”我國食用姜的歷史悠久,早在《神農本草經》就已記載。既芳香又辛辣的姜,為各式煎...
-
老中醫帶教:帶知識,更要帶人格
筆者退休后,除了出門診,就是在家帶孫。帶教與帶孫類似,既要帶知識,更要帶人格。 “...
-
《內經》中的物候學思想
近年來,物候學在國際學術界得到長足發展,其概念也不斷更新。《內經》中的物候學思想是中醫學的重要...
-
健康人不需要藥補!最好的補品就是規律吃飯
很多人感覺自己身體疲憊,處于亞健康狀態,就想滋補身體。如吃西洋參、紅參膏、銀耳蓮子羹等中藥的同...
-
人參標準提取物有助改善中度慢阻肺
□廣東省中醫院 陳遠彬 由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健康與生物醫學學院院長、中澳國...
-
吃紅棗治貧血? 不靠譜!
提起紅棗這味藥食同源的養生食材,你可能吃過不少,除了清香甘甜的味道,在你的印象中,它是一種什么...
-
矯正胎位艾灸至陰
妊娠37周的孕媽艾灸三天,腹中橫位的胎兒自行來了個“乾坤大挪移”,轉為了頭位。35歲的趙女士二...
-
防治流感 中醫更有招
目前,我國大陸大多數省份已經進入流感流行季節,而且活動水平呈現繼續上升趨勢。感冒患者前來就診,...
-
韋氏眼科 針藥相助顯效快
日前,在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第八次中醫眼科年會新加坡國際會議開幕式上,新加坡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
-
“青蒿素抗藥性”如何應對?屠呦呦等提出合理方案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兩分鐘就有一個人死于瘧疾,目前瘧疾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201...
-
治前列腺炎用點異病同治思路
□北京延昌燕京國醫學派文化研究會青島分會會長 王耀堂 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見病、多發病,遷延難愈,...
-
治療小兒骨折 不能照搬成人方法
□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小兒骨科主任中醫師 郭躍明 小孩貪玩,磕磕碰碰很常見,摔傷骨折的事也時有發...
-
按摩九個經絡全身排毒 按肺經使皮膚潤滑
中醫慣于用按摩進行排毒,全身經絡按摩排毒方法是不少名醫的絕技,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全身經絡按摩排毒方法,...
-
秦仲山之死 究竟誰惹的禍
毒性中藥有時能救命 從廣義的毒性來看,沒有哪味中藥是無毒的。如果使用的證型和劑量不...
-
精準扶貧中醫來坐陣
“請所有內科醫生來內一科25床。”這是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郝曉元教授召集的床旁學習討論。...
-
腰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不妨試試火灸
火灸療法是從灸法演變而來的,不僅運用了灸療的經絡熱效應,還結合中藥外敷法,可以無創傷性地將有治...
-
中晚期肺癌 中醫綜合治療有優勢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張秋霞 近日,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林麗...
-
兒病不妨看中醫
咳嗽、喉炎、鼻塞、哮喘和肺炎……春季氣溫猶如坐過山車,一夜間氣溫跳水,常常驟降10℃以上。許多...
-
女性艾灸好處多 5種艾灸方法幫你解決不同問題!
對相關的穴位進行艾灸,能夠燃燒身體釋放熱量,讓毛孔張開之后,就能夠深入到五臟六腑中,推動全身的...
-
針刺治癡呆從督脈和腎經入手
老王的父親今年70歲,記性越來越差,明明吃過飯了偏說自己沒吃,激動起來還罵人,有時還會忘了回家...
-
體驗中醫,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4月24日,參加“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議的部分理事單位代表來到北京御生堂中醫藥博物...
-
麻煩草的傳說
從前有個挖藥的老人,無兒無女,收了一個徒弟。誰想,這個徒弟很是狂妄,才學會一點皮毛,就看不起師父了,...
-
回眸“徐氏兒科”的百年印記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張莎莎 近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申報項目“徐氏兒科療法”...
-
中醫人應“兼收并蓄”
中醫不應有門戶之見 劇中翁泉海在聽說趙閔堂給胎死腹中的患者服藥起到了作用后,主動向趙閔堂學習用...
-
匈牙利美食評論家愛上中醫
日前,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針灸門診實習的匈牙利“萌叔”伊萬,成為來診患者關注的焦點。...
-
針尖上的非遺文化
日前,保定市第二醫院經筋長圓針診療法作為傳統醫藥項目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該療...
-
節氣養生丨肝氣最旺的清明,最不應該做的是……
清明節氣處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此時萬物皆顯、草木吐綠,就連流轉于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
中醫美容不能止于“面子工程”
□本報記者 王寧 近日,第四屆中國中醫美容大會暨2019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醫美容分...
-
李鼎銘與中西醫結合方針
□中國延安干部學院教學科研部黨建研究室副教授 薛琳 李鼎銘先生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
-
輕雷隱隱初驚蟄
三月上旬,當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便迎來了今年農歷的第3個節氣——驚蟄。驚蟄到來,標志著進入...
-
先秦兩漢 中醫傳承重在依經受學
當下,時常聽到一些學者把中醫稱為經驗醫學。那么,什么是經驗?當我們說一位醫生很有經驗時,這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