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喬杰(中),產科主任趙揚玉(右),生殖醫學中心原常務副主任劉平(左)看望“試管嬰兒二代寶寶”。
②1988年,張麗珠教授抱著剛剛出生的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
□特約記者 仰東萍
4月15日8時34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手術室內,伴隨著“哇——”的一聲啼哭,一個身長52厘米、體重3850克的男孩降生了。男孩的出生格外引人注目,因為他的媽媽就是31年前誕生的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
1988年3月10日,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州試管嬰兒之母”張麗珠教授為鄭萌珠接生。作為這例試管嬰兒誕生的見證者之一,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原常務副主任、主任醫師劉平說:“試管嬰兒技術最初主要是解決女性輸卵管不通等問題。30多年來,我國輔助生殖技術快速發展,特別是在遺傳性疾病的診斷、篩查及干預方面有了突破性進展。”
據悉,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2018年門診量近60萬人次,移植周期逾2.1萬個,是目前我國收治生殖內分泌與不孕癥患者規模最大的中心之一。2014年9月19日,世界首例經MALBAC基因組擴增高通量測序進行單基因遺傳病篩查的試管嬰兒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誕生,標志著我國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技術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目前,我國人工輔助生殖每年能達到約40萬個取卵周期,每100個新生兒中就有1個~2個借助輔助生殖技術出生的孩子。”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杰說,“希望輔助生殖及衍生技術的發展能夠幫助更多的家庭。目前,單基因遺傳病有7000多種,很多能夠在胚胎植入前進行明確篩選。”(圖片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提供)